村网通总站 王集村 470346.nync.com 欢迎您!
八,邓县解放后记
(一)第一次攻克邓县城战役
参加攻城的部队;解放军桐柏军区野战部队28旅82团、83团、84团,29旅第三军分区基干部队86团,以及85团的四个连。
主攻城部队84团。82团配合。86团助攻。
1947年12月24日,桐柏军区三分区司令员张廷发率86团,攻克邓县桑庄寨。
1948年元月9日,攻城部队包围邓县城。
1948年元月13日4时35分,84团三营组成水手班,炸开邓县护城河水闸
1948年元月15日(农历腊月初五日)下午5时30分,发起总攻。
1948年元月15日5时45分,84团三营从大东门以南城墙拐角处,打开突破口,攻入外城。与此同时,86团二营四连在连长杨照明率领下,从大西门以北城墙拐角处的钓鱼台,打开突破口,攻入外城。
1948年元月16日凌晨,向邓县内城发起总攻。经三个小时地拼搏,84团、82团、86团等攻入了内城。
(二)第二次攻克邓县城战役
参加攻城部队;解放军桐柏军区野战部队28旅82团、83团、84团、29旅第三军分区85团、86团,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八师迫击炮连、山炮连。
主攻部队;第一次总攻为83团,第二次总攻为84团,86团担任助攻。
1948年5月2日,攻城部队包围邓县城。
1948年5月3日凌晨1时30分,发起总攻外城。
1948年5月3日凌晨50分,84团从城东南角攻入外城。10分钟后86团从城西南角攻入外城。
1948年5月3日5时,攻城部队包围内城。
1948年5月4日晚10点钟,发起总攻内城。
1948年5月5日清晨,停止总攻内城。
1948年5月9日下午5时,二次发起总攻内城。
1948年5月9日晚8点钟,84团三营从城东南角打开突破口,攻入内城;82团紧接着从城南大门西侧攻入内城;86团几乎同时,也在城墙西南角攻入内城。
(三)解放邓县的部队历史沿革
参加解放邓县的部队:桐柏军区野战部队28旅旅部和下属的82团、83团、84团,29旅旅部兼第三军分区机关和下属的85团(第一次解放邓县只参加4个连,第二次全团参加)、86团。
第28旅:是由冀南军区独立第4旅改称而来的。成立时间早,有一定的攻防经验,是十纵队的主力旅,也是桐柏军区有生野战部队,两次参加解放邓县。1948年6月,参加解放襄樊战役。1949年2月第58军成立,28旅改编为58军第172师。其82团改为第514团,83团改为第515团,84团改为第516团。
旅长:杨秀昆,四川巫溪人,出生年月待考。原任红四军团长,中原军区第2旅长,后任58军副军长。解放后情况待考。
政委:杨树根,江西清江人,1915年生。原任冀南军区独立第四旅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广州军区副政委等职。
副旅长:何济林,湖北仙桃人,1914年生。原任冀南军区第二军区副司令,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解放军兽医大学校长等职。
副政委:汪洪清,湖北汉阳人,1911年生。原任冀鲁豫军区2纵5旅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河南商丘、信阳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副参谋长:张东梅(待考)
政治部主任:李福尧,河北冀州人,1917年生。原任团政治处主任,1964年晋少将。曾任南京髙级陆军学校副政委等职。
第82团:前身是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夏津独立团(也称第29团)。该独立团又是抗战即将结束时,由冀南地区的夏津大队的两个基干队:一是鲁西大队,二是第六军分区特务营,为基础改编的。该独立团于抗战胜利后改称独立第四旅第十团。1947年9月,晋冀鲁豫军区组建第十纵队时,编入其下属第28旅为第82团。该团曾两次参加解放邓县,配合主攻。
团长:张冲陵
政委:梁耕耘(第一次解放邓县牺牲在大东门、小东门之间某小村)。
参谋长:(待考)
第83团:前身是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独立第一团,抗战胜利后改称独立第四旅第11团。该团在1947年9月,晋冀鲁豫军区组建第十纵队时,编入其下属第28旅为第83团。该团曾两次参加解放邓县,被编为总预备队,第二次解放邓县曾担任主攻内城任务。
团长:(待考)
政委:(待考)
参谋长:(待考)
副政委:王仁德
第84团:前身是晋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第32团,抗战胜利后,改称独立第四旅第十二团。该团在1947年9月,晋冀鲁豫军区组建第十纵队时,编入其下属第28旅为第84团,该团曾两次参加解放邓县,又两次担任主攻任务。
团长:张世盖,四川巴中人,1918年生。原任冀南军区副团长,48年任28旅副旅长,1949年任58军172师副师长,1962年晋少将。曾任二炮54基地司令员。
政委:阎东三,曾任解放军工程兵总部组织部副部长。
副政委:胡代耕
参谋长:李智美
第29旅旅部兼桐柏第三军分区机关;是由冀南军区独立第5旅改称而来。旅部原由冀南军区第3军分区机关组建,经历了多次战斗,积累了一定的作战经验。隶属第十纵队后改称第29旅,创建桐柏军区后,该旅部兼第三军分区机关。该旅曾两次参加解放邓县,其下属的87团调第二军分区为基干团,故未参加解放邓县战役。1948年6月,该旅参加解放襄樊战役。1949年2月第58军成立,29旅旅部改编为58军第173师。1949年4月12日,173师(29旅)师直机关进至枣阳鄢埠口,部队前锋已抵平汉线铁路花园一带,奉命回师邓县剿匪。18日在九重成立军队地方临时联合剿匪指挥部。
旅长:李定灼
政委:吴罡
第85团:前身是冀南军区第七军分区24团和36团合编的独立第7团,后改称独立第5旅第13团。该团在1947年9月,晋冀鲁豫军区组建第十纵队时,编入其下属第29旅为第85团。该团在组建桐柏第三军分区时,其中六个连充实到其它各县,组建为县大队武装部队,所剩的四个连队参加了第一次解放邓县。后该团恢复了建制,又全团参加了第二次解放邓县。1949年2月第58军成立,该85团未编入58军,1949年5月整编为湖北军区独立团。
团长:(待考)
政委:宋匪石
副团长:洛克
参谋长:(待考)
第86团:前身是冀南军区第三军分区第26团,后改称独立第5旅第14团,该团在1947年9月,晋冀鲁豫军区组建第十纵队时,编入其下属第29旅为第86团。该团曾解放了邓县的桑庄寨,又两次参加解放邓县,均担任助攻任务。第一次解放邓县后,该团在县境内剿匪,分别歼灭了文渠集的内乡县民团和白牛街的新野县民团。第二次解放邓县后,1948年6月该团随29旅南下参加解放襄樊战役。1949年2月第58军成立,29旅改编为该军173师,86团改编为173第518团。1949年4月12日,该团在南下行军途中,奉命随173师会师邓县剿匪。4月23日(农历3月26日),该团在县大队配合下,攻克杨天敏寨。该团又于4月底,歼灭十林镇杏沟村残匪等。故86团在邓州人民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永久怀念。
团长:赵北原,河北大名人,1917年出生。原任冀南军区独立第5旅第14团政委,1964年晋少将。曾任58军173师副师长,北海舰队参谋长,海军旅顺基地副司员等职。
政委:李寿山
参谋长:信俊杰
副政委:张××
副参谋长:赵明轩,
(四)饮水思源缅怀先烈
邓县,地处宛西军事要地,是国民党南阳、襄阳两大军事重镇之间的连络点,又是襄阳康泽15绥靖区、信阳张轸5绥靖区,南阳王凌云13绥靖区,三大军事防御集团之间的重镇。邓县城又是内外两城相套连环,内外两道城墙宽厚高大,内外两道护城河又宽又深。加之国民党守军精心设计策划,修筑的各城门吊桥、瓮城、城顶炮楼、城墙四周布满明碉暗堡、地雷、鹿岩、拦马墙等防御工事,即所谓的“固若金汤”、“万无一失”。这在中原乃至全国的解放战场上绝无仅有。邓县民团司令丁叔恒,外号丁大牙;副司令卢肇瑞,外号卢大牙,在邓县经营反动武装二十多年,称得起反共老手。其所配置的12个地方民团,13000余人,大多出身惯匪、地霸、恶棍、其反共历史深久,盘根错节,爪牙密布,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形成一个庞大的独裁恐怖统治网。两次解放邓县战役虽取得了彻底胜利,但战斗的残酷,惨烈悲壮,为解放战争史上所少有。充分表现了解放军广大指战员忘我的、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一次攻克邓县城以攻外城为中坚战,自1948年元月9日至16日上午,直打8天7夜才结束战斗。内城最为顽固,第二次自1948年5月2日至9日夜直打8天8夜。攻城部队大多来自冀南豫北一带,又很少会水性,所以在攻城的激烈战斗中,伤亡惨重。有的在阵地当场倒下,有的伤势惨重,在战地医院抢治无效而牺牲。邓县地方党组织积极带领群众踊跃支援前线,组成担架队、救护队、服务队,冒着炮火弹雨支援攻城部队。当时豫鄂军政干校的师生们,纷纷成立招待股、埋葬股到战地服务,递水喂饭,擦洗脓血,护理伤员;登记、入殓、掩埋烈士尸体。如当年桐柏三分区政治部工作员、现海军四二二医院政委王宛方回忆说:“第二次攻克邓县后,(分区)教导大队部分人员奉命清理我军牺牲人员的尸体,掩埋烈士遗骨。随去的多是构林王堤和歪子一带的民工。当时护城河的水不少地方齐腰深,大家跳到城河里打捞。阳历5月中旬,已经是初夏的天气,绝大部分尸体已膨胀腐烂。同志们以高度的阶级友爱和对牺牲战友的哀悼,把遗体捞出进行清洗、登记、装裹、入棺,然后由民工送到指定地点埋葬。”韩立帅撰文说他当年在豫鄂干校,第二次攻克邓县城战役时,他们干校进驻歪子街作战勤,伤员们从前线抬下来,换药、包扎后,再往李谦桥后方医院转运。他被分配到埋葬股,首先号棺材,在民间打条收棺材,号了百余口运到歪子街。要打仗就会死人,那时候攻城部队很乐观,把生死置之度外,战士们指着棺材好的大的说:“这一口是我的,老乡!记住装我呀!”他们腰间又都系着绳子,还在背后栓了扣儿,以备牺牲后民工们用扁担往下抬。总攻开始后,大批尸体抬下来,他们埋葬股先是检查烈士的遗物,登记姓名、单位、籍贯等,没有名又没人认识的,只好单记个号数和特征,然后擦去身上血污,脸上洗干净,再用白布缠裹,装入棺材,封口,在歪子街东部大块地埋葬。坟前挿一小木牌,上写他的姓名、单位、籍贯。坟丘一排排,一行行,排列整齐。------“抬下来的尸体,倒全是我们的同志。但有很多是几天前牺牲的,有的还是从城河里捞上来的,都已经腐烂、发臭,泡在水里的更是膨胀肿大,用手一摸软咕哝的,象是水浸套包,搬动一下就能骨肉分离,简直是拿弄不得!至于那个气味,刺鼻窜脑,不是强烈的阶级友爱,光那个气也能熏得你快快躲开。没办法,我们用烧酒把毛巾浸透,再勒住口鼻,一具尸体一具尸体仔细检查,尽量找出证件或特征记录下来,用棉花蘸酒把面部洁净,然后用白布轻轻地缠裹,捧哄住放进棺材,先把身子、头放正了,再慢将他的胳膊、腿卷曲起来放进去。好像对待活人一样,尽量不惊动住他,不窝曲住他,使他舒展地睡去。”
当时部队和地方党组织联合派遣和动员大批人员做战勤工作,同志们确实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心血,将牺牲的烈士们分别安葬在指定的地点。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的坟园有:城郊乡丁屯、钟营152人,张营22人,崔庄14人,金营4人,大多系28旅84团、82团的指战员。谭庙23人,唐坡7人,则大多系29旅86团的指战员。白落乡歪子119人,史坡37人,大多是攻城部队84团,也有82团,极少数系出86团。白牛乡前谷楼74人,大田营等村4人,大多系84团、82团,也有83团。刘集乡后曾26人,秋树李20人,厚桥16人,李谦桥12人,多系86团在当地剿匪而牺牲。髙集乡侯庄18人,卢岗3人,86团在林扒西张楼河坡,或刁河店等处与敌作战牺牲。桑庄乡孙庄13人,房山9人,安众7人,砖桥6人,草寺5人,大多系1948年10月,86团为堵截王凌云南逃而牺牲。张村镇后湖、杏沟等村14人,厚坡韦集等村17人,申楼8人,多系1949年4月,86团奉命回师剿匪,在杨天敏寨、杏沟作战牺牲。其它彭桥肖冲等村11人,构林袁岗10人,都司鲁家寨9人,裴营洼曾8人,文渠黄渠寺等村4人,均系86团和县大队在当地剿匪而牺牲的。除上述烈士坟园外,当时桐柏军区在襄西二区的崔岗村南寺庙中设立了一所后方临时医院,86团伤员都被送到那里救治,其中有近百名指战员伤势过重,救治无效而死亡,集中安葬一个坑里,当地百姓为怀念烈士,修了一个高大的坟墓,被称为“八六坟”。
1958年邓县建立烈士陵园,将安葬在各地的烈士遗骨,均迁葬于陵园内,共13排673名烈士。这些烈士大多来自冀南邯郸地区。
尽管当年作战勤工作的同志们特别认真、细心,把烈士们应该记录的内容全记下来,但那毕竟是战争年代,对大部分从前线抬下来的烈士不知姓名,有的虽知道姓名而不知其籍贯,所以被完全记录下来的很少。当年埋葬烈士的当事人以及地方群众目击者,或多或少记忆烈士的特征,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多已不在世,即便有健在者,其记忆也泯灭。原来墓上挿牌记名,经1948年——1958年迁葬,10年间的风刮雨淋,也所剩无几,现今文字记载清楚的仅有36名。
饮水思源,六百多名革命先烈,当年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邓县的解放,众多烈士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六十年来,不知多少人写了多少祝贺邓县解放的文章,但真正写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不多。行笔至此,笔者心情无比沉重。衷心恳望现仍健在的当事人和有关人员,积极提供情况和线索,查找烈士姓名、英雄事迹,家乡亲人等,以此实际行动,以表对烈士的无限怀念。
(五)邓县国民党守敌的覆灭
邓县第一次解放时,攻城部队于1948年元月15日晚七点钟攻入外城,很快包围了内城。当天午夜时分,宛西四县联防第二支队队长丁叔恒,支队附王乾一、民众自卫队副总队长孟继华、邓县县长汪海涛、警察局长孟昭铎,社会科长李秀杰等,在一个警卫连的护卫下,从砖城西北角双城门口跨过事先搭好的浮桥,又从双城门出土城跨过护城河,一漫西北向内乡逃命。
邓县第一次解放战役击毙民团第七团团长李化云、第十团团长张恪三、俘虏支队参谋处参谋长史鼎臣、第六团团长裴杰三等,共消灭民团6000余人。
第一次解放邓县前,桐柏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张廷发率86团,于1947年12月24日攻克了桑庄寨,俘虏民团第一机动团团长王仞千。第一次邓县解放的第二天,1948年元月17日,王仞千等被处决在一柏土地庙,在今大西关桥以北,造纸厂东院墙河对岸。
邓县第二次解放战役,共歼敌四千余人。生俘孟继华、王乾一、汪海涛、机动第二团团长任子英、三营副营长姚炳先,第十二团团长尹润斋、三团三营副营长孙文阁,支队部少校秘书王湘臣,南门指挥官孟芹波等;又生俘国军整编第九师二二六团团长杜守约、二营副营长周连成、三营长金炳直、以及新野县民团团长胡玉青、张振端、副团长鲁秩然、大队长高建业等;击毙二二六团副团长宁林哲、内乡县民团第四团团长吴定远等。
邓县民团副司令卢肇瑞,于解放军第一次围外城的第三天,即1948年元月11日午后,在土城西南角月牙池处视察防御工事,被围城部队的枪弹打中右小腿。当晚电告省政府,省政府复电嘉奖卢肇瑞守城有功,着升新野县县长。第二天夜卢在大东门里,被居民韩仁科偷背出城,扮作百姓被牛车送往内乡县。后去汉口养伤,一去不返。1951年5月9日,卢自重庆被押回,以匪霸罪在县城游艺园(今星光厂东院)被处决。同时被处决的有:王乾一、孟继华、张季卓(县党部书记长)、机动二团团长任子英、民团四团长丁声亚、九团团长王子勤、十二团团长尹润斋、社会科科长李修杰等。
第二次解放邓县后,在县城湖南馆(今粮局院)附近,处决汪海涛、王寿山(县农民协会长),王兴汉(王乾一弟)。
民团机动第三团团长黄庆忠,被处决在游艺园。
民团八团团长梁文轩被处决。
民团五团团长周竟成,逃亡于湖北松滋县,被推选为邓县流亡政府县长职务,51年被押回,处决于林朳街。
民团十二团团长张广豪,解放后匿名埋姓潜逃于山区,因替人写份状纸被查觉,后被押回处决。
民团六团团长裴杰三,外号裴小个,邓县第一次解放战役被俘虏。当被押送的俘虏大队路径城西谭庙休息时,他趁机钻进烟折子垛堆缝里隐匿,后逃窜。1949年初追随丁叔恒南逃湖北百里洲被丁委任为邓县自卫总队副总队长,潜回邓西一带网罗土匪残敌,妄图东山再起。1949年4月,桐柏第三军分区奉命回师剿匪的86团,在厚坡活捉裴杰三,由县人民政府处决。
王乾一,邓县城砖城内东大街人,军旅之家。在第一次解放邓县战役中王趁混乱逃出城潜伏于内乡县民间。第二次解放邓县前,王又追随丁叔恒残部重占邓县城,战役结束后他被俘虏。王在被关押期间表现积极,决心悔过自新,1948年10月,王经部队批准,回县城在小东关戏院向人民检讨认罪,并散发《悔过书》。同时部队指定孟继华、王海涛、尹润斋等,同王一起回邓,他们不但不悔改自新,反而均鼓动王借机潜逃,却遭到王的拒绝,此后这些人一个一个地溜开了。王乾一坚持留部队接受改造,后被派遣到武汉,做了大量的革命工作。1951年5月3日,王乾一自重庆被押回邓县,以匪霸罪被处决在游艺园。1985年被平反。
1950年12月20日,丁叔恒在四川省南江县官路口缴械,被押回邓县游艺园枪决。
解放初期,经剿匪反霸运动,邓县境内的残敌土匪基本被消灭干净。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九,邓县解放副刊
两次解放邓县战役结束后,部队和地方党组织立即组织人力打扫战场。英勇的解放军战士,有的牺牲在城墙上、战壕里,有的漂浮在城河水里。其实正在炮火熊熊枪弹横飞的激烈战斗中,担架队、救护队、服务队、把大批伤员往后方转移,有的是伤员,有的已牺牲。那时候医疗条件差,部分伤员本来能救治而因条件差,缺药而死去。尽管当时负责殡葬的埋葬股和广大支前群众工作做得无比认真细致,但仍有大部分烈士未被记下名字。除了战争环境所致外,另有其它原因。参加解放邓县的部队全系晋冀鲁豫十纵队的下属部队,而十纵队仅于1947年9月1日成立,其纵队机关由冀南军区机关抽调人员组成,其下属部队分别来自冀南、晋西、豫北、鲁东一带,属于平原抗日根据地。纵队成立刚一个多月,1947年10月14日便奉命南下。部队从山东过黄河,又经安徽、河南迂回、曲折进入大别山。走一路打一路,三天一小仗,十天一大仗,不断地牺牲减员,也不断的补充壮大。地方上青年农民积极参军参战,特别是国民党部队大部分是抓来的壮丁,若当上俘虏则大部分经教育后便加入了解放军。十纵队在路上走了一个半月进入大别山区,立足未定又奉命组建桐柏军区,于1948年元月开辟解放邓县战役,上下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别说当时负责战勤工作的同志及当地百姓不知烈士的名字,就连当时同连、同排的战友也互相不全认识,可能同一个班的战友才互相认识,但也不一定都知道老家在哪儿。因此造成为邓县解放事业而牺牲的673名烈士,绝大多数没有留下姓名,有的虽有姓名而无籍贯。笔者多年来搜集,也仅记录了36名烈士。
这是邓州人民及子孙后代最大的遗憾。
在这60 年内,邓州人民为缅怀先烈流传了很多动人故事,现仅收录三则以飨读者。
(一)千里之外悼英灵
啧!啧!笔者早年挖掘解放邓县这一红色历史资源时,就听砖城南门外的老人们十分惋惜地说,解放军86团一位年轻营长,那小伙英俊魁伟,精明利索,牺牲在砖城外西南角的河南岸。啧啧!真可惜!问起他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人们摇头,全不知晓。多少年来,笔者梦牵魂绕,那位年轻营长究系何地人?他结婚成家了么?家里父母双亲一定无时不在念中。笔者和他家人一样,想啊,盼啊......
来自武汉的喜讯
邓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全县人民为了纪念和缅怀为邓县解放事业而献身的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于1958年11月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东门外,占地面积18072平方米,园内立有纪念亭,建了纪念馆和仿古大门,纪念馆的左右安葬着673位烈士的遗骨。满园松柏长青,花草争艳。并设立了专门机构,配备了管理人员。
1987年8月1日,原总政治部主任刘志坚中将亲临陵园视察后,指示县委和县政府在纪念馆的后边建立了8米高的解放邓县烈士纪念碑,碑的四周篆刻着解放军奋勇攻城的图案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每年清明时节,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骆绎不绝前往扫墓,敬献鲜花,凭吊先烈,接受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革命优良传统的教育。参加过邓县战役的老领导、老同志,来邓总要去陵园谒慰烈士英灵。原中央政治局委员、空军司令员张廷发上将、原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中将、原水利部副部长刘向三及著名作家韩作黎、姚雪垠等都亲临陵园进行凭吊,并书写题词。
黄土埋忠骨,精神励后昆。为解放邓县而牺牲的烈士们,他们的功绩已载入史册,他们的英名将永垂不朽!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把邓州建设得更美好!
尽管如此,他们的功绩已载入史册,而他们之中大多姓名泯灭无闻。笔者仍在惦记86团那位年轻营长的名字。
突然,2004年9月10日邓州市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于国旺,收到湖北武汉一封来信:(原文照录)
河南省邓州市烈士陵园管理处领导: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广大离退休老干部倍加关心,并以实际行动参与。最近,我公司离休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石云山同志,在缅怀解放邓州城战斗中牺牲的二野10纵队29旅86团3营营长孟国香(孟飞)的同时,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当时三营教导员李长根(现离休在贵州)、七连指导员韩贤(南阳军分区政委,现离休在南阳)和七、八名老战友,又得知孟国香长眠在邓州烈士陵园,而且正在寻找烈士的家人。作为孟营长英勇捐躯直接见证人的石云山同志(当时是营部通讯员),他整理了去年所写的《怀念孟国香同志》的纪实文章。我们认为,这是以先烈革命精神,教育青少年一代的好教材。根据石云山同志的意见,现将《怀念孟国香同志》一文的整理打印件和原件复印件寄给你们,请领导审阅。如有必要,请归入孟国香烈士档案,作为对烈士生平的一个补充。
孟国香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武钢冶金公司组织人事部
联系人:谢金才电话:027-86899270
2004年9月10日
于国旺主任阅后十分惊喜,立即回信表示感谢,并询问了对方的情况。自此,双方书信、电话来往不断。
写信人谢金才,年轻有为,热情积极,具有高尚的革命情操,并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在武钢冶金渣公司组织人事部供职。
孟国香烈士来龙去脉
信中所提到的革命老前辈石云山同志,1929年出生,1947年9月至1948年6月在烈士孟国香营长身边(86团三营)当通讯员。1989年于武钢矿渣厂离休。现住武汉市。
1948年5月2日,解放军第二次解放邓县攻县城,外城很快被攻克,而攻内城战役十分艰巨,加之攻城部队司令部部署失误,伤亡惨重。内城的南门向外突出,敌人在南门的城楼上,城脚下、城墙的东南角和西南角筑成多方向、垂直交叉火力网。其次敌二二六团所使用的喷火器,架在南门桥头,一喷就是几十米,攻城战士们根本没见过这种新式武器。攻城部队恰将突破口选在南门外的东南角和西南角,正是敌人火力最集中的地方,加之又没有攻城最得力的大炮,所以失利。5月4日晚10点钟开始攻内城,86团将突破口内选在内城西南角,敌人打起照明弹,照得如同白昼。攻城勇士们将事先做好的浮桥,推的推,拉的拉顺到城里,然后成堆成群扛着登城的梯子上了浮桥。全部暴露在敌人火力网下,攻城的火力又压不住敌人,一个个倒在河里,血染城河。这时候三营营长孟国香怀抱轻机枪冲出掩体,大吼一声跟我来。只见他几步跨到河南岸的浮桥头,不幸身中数弹,被通讯员石云山、张利民二人护送战地医院。
石云山老前辈虽距邓州千里之外,60年来始终悼念烈士英灵,组写缅怀孟国香烈士的纪实文章(原文照录):
怀念孟国香同志
我们的营长孟国香(孟飞)同志,老家在河北省石家庄阜平一带,身高一米七几,圆脸,浓眉大眼。他1939年参加革命,曾在县独立团当过排长、连长、副营长。抗战胜利后,他在团政治处任职,1947年9月1日第二野战军10纵队组建后,他到29旅86团3营当营长,那时他刚三十岁出头。当时副营长是高宝林,教导员是李长根,我是营部的通讯员。由于我一直跟随在营长身边,所以知道不少真实感人的事情。那时,我们部队正住在魏县,营长的爱人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师,也是共产党员。不久,我们10纵队奉命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因为魏县是老解放区,老乡们都舍不得我们走,听说我们部队要过黄河到敌占区去打蒋介石,部队每走过一个村庄,全村男女老少在村头迎送我们,不少人都含着眼泪高呼“到前线多打胜仗”等口号。记得当我们走到营长家的村子时,村民们个个手拿三角旗欢送我们部队。营长走到一个中等个子、脸面瘦净、留着剪头发、抱着一个婴儿的妇女身边。原来这就是他的爱人张秀莲。他从爱人手中接过只有几个月大的男孩,紧紧抱在怀里亲了又亲,和爱人没有说上几句话就把孩子交给爱人,向前赶部队了。但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成了他们的永别,1948年5月,营长在第二次攻打邓县城的战斗中光荣牺牲了。
部队行军速度很快,我和营长跑步赶部队,因为我看见他在暗暗擦泪水。路上我没和营长说一句话。我们过了黄河,自山东、河南、安徽,又经过河南省罗山县,进入大别山区。不久又离开大别山区,经湖北红安县七里坪、大悟、龙山、唐河县到达河南南阳地区新野县。1947年12月13日桐柏军区成立了,我们是南阳三分区。我们团主要在邓县、新野、镇平、内乡、襄阳、樊城、老河口、光华等几个县活动。
部队多半是夜行军,一走就是上百里。我们通讯班有12人,我的体质最差,总是生病,一病就发高烧,营长就让我骑他的马,他给我背枪,一扛就是几十里。在行军、打仗、宿营中,很多本应该我们通讯员干的事情,他都不让我们干,比如洗衣服,他总是自己洗。他常这样说:“明天行军更远,你们早点去休息吧!”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战士是那样的关心,
我们部队的任务是在敌战区开辟新区,建立新的人民地方政权,所以我团是大集中小分散,我们营多半是独立行动,小仗三天两头打。
1947年12月初的一天上午,团首长把营长叫去要我们营去执行一项任务,团长说:内乡县百无镇又被国民党保安团占领了,今天交给三营的重要任务就是消灭保安团。那个保安团是新组建起来的,大概有几百人,战斗力不很强。我们驻地离百无镇有八九十里路程,今天下午出发,天亮前解决战斗,战斗结束后要迅速撤离,绝对不能拖延,不然的话城里敌人援兵一到,我们可就走不掉了。营长站起来,只说了一句话:请团长放心,坚决完成任务。接着,营长开始盘算如何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采取远距离直插“猛虎掏心”的战术取胜。
部队出发前,教导员作了战前动员,下午五点准时出发。夜里一点多种,我们赶到百无镇,三点多钟向保安团发起攻击,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共俘虏500多人,敌保安团团长也被活捉。部队上午九点左右撤离到百无镇以北20多里处,到一个村里住了下来。营长把各连长找来开一个会,营长很高兴地说:“大家辛苦了!我们急行军90多里,不到两个小时就把这个保安团全部吃掉了,团首长交给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同志们回去休息,要好好总结经验,明天各连把总结材料送来。”到会的同志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打得好,关键是营长指挥得好啊!大家开怀大笑,这时营长严肃地说:“散会!”
1948年3月的一天,我们营执行任务,七连突然和敌人遭遇打了起来,敌人见势不妙调头就跑。七连抓了两个俘虏送到营部,营长一问才得知,原来是国民党183旅从老河口开往南阳去的,途中与我们营相遇,刚才被我七连打跑的敌人是一个尖兵连,他们跑回去是报信的。这个旅有3个团,另外还有一个炮兵团,共有5000多人。而我们营还不到500人,敌人很快就会赶来,这里又是开阔地,我们想把敌人甩掉那是不太可能的。营长进行简短地情况分析后,立即把各连干部找来召开紧急会议,人到齐了,营长说:“敌人离我们驻地只有几里路程了,说来就来了,既然走不掉,那就只有一个字——打。要打,就一定要把敌人赶回去,不然我们就有被敌人吃掉的可能。”会议开了半个小时,到会的同志斗志高涨,异口同声地说:“打!一切听指挥。”营长说:“好!时间紧急,你们回去赶紧安排,马上进入阵地。”接着他重复两遍说:“你们要全力以赴,挖好工事,千万要记住,敌人上来了,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枪。”
各连很快进入阵地。因敌人不知我们有多少人,也不知道我们是哪个部队的,所以迟迟不敢冒犯,这就给了我们宝贵的时间。各连工事很快就挖好了。我们有迫击炮两门,是团里来的一个炮排,营部有两门六0炮,各连有两门“太行”小炮,另外,我们营还有四挺重机枪。营长在阵地上说:“敌人上来了,迫击炮打后边,六0炮打中间,小炮打前边,炮打得要快,打得要狠......”营长话还未说完,敌人上来了,五百米,三百米,两百米,敌人上来的速度很慢,有上千米宽的队形,看上去队形很乱。这时,营长手枪高举,“咣咣咣”三声枪响,我们的轻机枪、重机枪、迫击炮、六0炮、手榴弹、一齐向敌人开火。不一会敌人乱了阵脚,抵挡不住突入其来的猛烈炮火。就在这时营长又一声令下,四名司号员一齐吹响,敌人见势不妙调头就跑。我们一口气追了好几里,天黑了,又下起大雨,敌人被赶跑了,我们又胜利了。这是一场阵地战,又是一场阻击战,一场遭遇战。我们击溃了人数十倍于我们的敌人,受到旅长李定灼、政委吴罡的表扬,在旅部的通报表扬中,称我们营长是位足智多谋的好指挥员。
1948年5月中旬的一天,团首长把各营营长找去开会。会上团长说,宛东战役就要开始了,这次战役由刘邓首长亲自指挥,有好几个纵队参战,地点在南阳东之马六营地区。刘邓首长交给我们团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国民党58师从老河口牵到南阳东之马六营地区。团长又说:这个牛可不好牵啊!牵牛的任务交给你们三营,一定要把这群牛牵好。这时我们营长大声说:坚决完成上级交给我们营的光荣任务。散会后,团长与各营来开会的同志一一握手,并说:“刘邓首长等待着我们的好消息呢,你们回去马上准备,具体时间团里再作安排。”
我们营经过两天两夜终于把这群“牛”牵到南阳以东的马六营地区,胜利地完成了这次“牵牛”任务。
据史料记载,1948年5月25日至6月3日,宛东战役,我中原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击溃了敌第18军,敌正编第10师、第20师和正编58师、183旅等部,我军连续打退敌军9次攻击。此次战役共歼敌12200多人。
1948年5月,在宛西战役中,我们10纵队担任主攻邓州城的任务,这是我们10纵队第二次攻打邓州城(第一次是1948年元月初),这次守城敌军是国民党第二军,也叫第九师,敌军全是美式装备,战斗力很强,还有几个保安团。城墙很高,城墙外是几十米宽的护城河,深有好几米。记得在攻城的那天上午,营长作了动员后,大家开始吃午饭,这时九连司号员路过我们这里,营长热情地叫他来吃饭,他说刚吃过了,营长大声地说:“来吧,吃饱饭好打仗,下一顿还不知道怎么吃呢?”一会儿,有个连长路过这里,营长看到他身上挂有不少子弹,就跟他说:“老乡,匀几条子弹给我吧。”可那个连长捂着子弹就跑,营长一个劲地追赶,转了好几圈才把他抱住,结果好说歹说只匀了一条子弹给营长,这个场面逗得战士们开怀大笑。然而这对共同走过十年血雨腥风的老战友,在几个小时后的攻城战斗中却永远地告别了我们。下午五点总攻开始,攻打了几个小时,仍然攻不下来,部队伤亡很大,28旅一个营已经打了进去,又被敌人给打了出来,战事危急,团长焦急万分。这时我们营长又下达命令,奋不顾身地大喊一声:同志们冲啊!!他手枪高举,亲自带领战士们再次冲锋,就在这时,城上机枪向我们这边扫射。营长中弹倒下了,至少有三发子弹打进他的胸部,其中一颗子弹打穿了右肩,又从腋下穿入右胸,进入了腹部。这时天已黑了下来,我和另外一名叫张利民的通讯员护送担架把负了重伤的营长向十几里外的战地医院送去,一路上他没有呻吟。担架抬了好几里路,他小声地对我说:“小石,停一下吧!”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这里痒得很,你看一下吧。”我打开手电筒照了一下,只见白纱布把营长肩膀上、胸部、腰部、缠得紧紧的,其它什么也看不见。他又小声说了一句:“走吧!”又走了几里路,到了一个村口,这就是我们29旅战地医院。我们一看,村里村外到处是人,这是地方政府组织群众服务队。服务队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担架队有百余人,伤兵员也有上百人。战地医院的人跑来跑去,忙个不停;人民群众又是端水又是送饭,向伤兵员问长问短。
因为是夜晚看不那么清楚,人又多,我们的担架抬不进村里去,只好在村外面一颗大树下停了下来,我双手抱住营长,背靠着树杆坐在地上,他的头靠在我的肩膀上。帮忙抬担架的人走了,我打开手电筒一看,糟了,他的脸发青,嘴唇发紫了。我连忙大喊一声:张利民,快,快,快去叫医生来!张利民跑步去找医生。不一会医生来了,他简单看一下我们的营长,忙说:快抬进村去!我们把营长抬进了一个农民家里,堂屋里放着两块门板,就是手术台。这时天已快亮了,动手术的医生说:你们俩到外边休息一下吧,这里就由我们负责了。我们俩到门外坐在地上,两眼一闭就睡着了。不一会功夫,医生大叫一声:通讯员,不好了,你们营长他,他......!我们猛地站起来就向屋里跑去,一块白布已经无情地盖上,我俩扑在营长身上大哭起来。医生说:回去跟你们团长讲,我们一定会把你们营长安排好的。过了好一阵,我们才清醒过来,从营长的衣服兜里取出了怀表,带上他的手枪,一步三回头地向营长遗体告别,眼泪一个劲地往下淌。
我们俩人在回去的路上走了十几里,也哭了十几里,快到营部了,我俩才把眼泪擦了擦。这时,同志们正在吃饭,见我们俩回来了,大家都站起来问营长怎么样,他们话音还没有落,我们俩又大声哭了起来。顿时,全营的同志都把手中的碗放在地上,伤心地哭成一团。
上午我们营又召开了战前动员大会,教导员在大会上讲:今天下午五点钟,我们10纵队第二次总攻开始,时间是今日下午五点。华野10纵队派了一个炮兵团来支援我们,我们一定要打进邓州城,为营长报仇,为牺牲的同志报仇!全营同志高喊口号:“打进城去,为营长报仇,为牺牲的同志报仇!”总攻开始后,我们10纵队在华野炮兵的支援下,很快从四面八方打进了城里。城被攻下了,敌人被消灭了,我们胜利了!为我们营长和牺牲的全体同志报仇雪恨了!
据史料记载,此次战役共15天,先后攻克邓州、镇平、内乡、淅川等9座城镇,歼敌整编第九师和五个保安团全部,敌第104旅、第103旅各一团和第127旅大队和第一独立旅全部,共歼敌61700余人,攻下县城9座,巩固和发展了我解放区。
今年6月,孟国香同志已经牺牲55周年了。这五十多年来,营长的音容笑貌和他壮烈牺牲时的场面常在我脑海里浮现,他勇敢、善良、宽厚待人的形象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激励着我克服种种困难,去战斗、工作、学习和生活。
孟国香同志永垂不朽!
武汉冶金渣公司离休干部
石云山
2003年6月21日
文章中所提到的另一位革命老前辈张利民同志,1930年出生,1947年9月至1948年6月在烈士孟国香营长身边(86团三营)当通讯员。1990年在河南省安阳市省土产公司离休,现住安阳市。
聚会邓州祭英灵
2004年9月16日,邓州市烈士陵园管理处于国旺主任,又一次收到武汉冶金渣公司组织人事部谢金才同志的来信(原文照录):
于主任:
您好!首先向烈士陵园的同志表示敬意!对您给我工作上的帮助表示谢意!
在为老干部石云山整理《怀念孟国香同志》文稿时,在为烈士寻找亲人而与许多三营老战士交谈中,我一次次被孟营长的事迹所打动,甚至梦见过这位英雄。可以说,所有认识和了解孟国香的人,无一不敬仰他。他平易近人,爱憎分明,智勇双全,为解放事业英勇献身,他的精神激励着他的战友和一代人。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提高,老同志欢度晚年之时,还深切怀念着孟国香等革命先烈,这是因为他们对列宁“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教诲有着更深的理解。
据悉,耄耋之年的三营老战士有一个心愿,能在近期某日,重逢在邓州烈士陵园,在烈士亭和孟国香烈士的墓碑前敬献上花篮,并给到此扫墓的青少年上一堂生动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课。
孟国香烈士永垂不朽!
谢金才 2004年9月16日
(如有涉及到孟国香烈士的情况,拜托您与我联系,我定及时转告石云山)
于国旺主任阅后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筹备接待有关人员,并举行了隆重悼念烈士孟国香的活动。为此,谢金才同志还组写了一篇报道(原文照录):
半个多世纪的牵挂
在河南省邓州市烈士陵园里,安息着一位河北籍的革命烈士。据陵园档案中记载:孟国香,河北省阜平县人,1948年5月在第二次解放邓县战斗中牺牲,时任解放军第二野战军10纵队29旅86团3营营长。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05年3月,他的家乡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烈士,烈士的亲属也不知道忠骨到底埋葬在哪里。然而,他的老战友、老部下和亲属一直缅怀着孟营长,不时的有人千里迢迢找到这里祭扫。邓州市人民也一直缅怀为邓州解放献身的673名烈士,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群众来到这里凭吊。
武钢冶金渣公司关工委委员、离休干部石云山同志,从部队专业到武钢整整五十年了。如今,他早已在家安度幸福的晚年,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牵挂着昔日的战友,特别是孟国香烈士及其亲属。
2003年6月,怀着对烈士的深情和敬仰,怀着对下一代教育工作的关心,石老把含泪写成的《怀念孟国香同志》的文稿交到组织部,受到了公司领导和关工委同志高度重视。组织部的同志以老干部工作和关工委工作为己任,在阅读和专访中,一次次被孟国香的事迹所打动:
孟国香同志是河北省阜平县平阳镇铁岭村人,1919年出生,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0年入党,历任战士、文书、司务长、区长、政治指导员、营长等职。他离乡后,全家有十口人惨遭侵华日军杀害。抗战胜利后,他在团政治处任职,1947年第二野战军十纵队组建时,他由团政治处调到三营任营长,石云山正是他的通讯员。不久,部队奉命过黄河,他的爱人抱着儿子在村头送部队南下,石云山亲眼见到孟营长接过那个婴儿,亲吻了一下,没说上几句话就急速赶部队了。但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的永诀。1948年5月,部队第二次解放邓县攻城战斗中,孟营长冲出临时指挥所,率领部队再次向守城敌军发起冲锋时,城墙上敌军的机枪扫射过来,他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石云山等奉命连夜把他送到战地医院,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在简易的手术台上,他永远地停止了呼吸......
在行军中,孟营长爱兵如子,替生病的小战士背行李,还把马让给小战士骑;在战斗中,孟营长智勇双全,身先士卒,一路打胜仗;在生活中,孟营长宽厚善良,平易近人,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五十多年来,孟营长的音容笑貌和壮烈牺牲的场面,时常在石云山同志的脑海中浮现。这一革命军人、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一直铭刻在石云山同志的心中,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战斗、工作、学习和生活。
老战友啊,你们在哪?孟营长啊,你长眠在哪?孟营长的亲属啊,你们又在哪?现在生活得好吗?......牵挂!半个多世纪的牵挂!
一年多来,武钢冶金渣公司组织部的同志在湖北、河南、河北、辽宁、贵州五个省共十几个市县党政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协助下,依据各地老干局、干休所、民政局、公安局、烈士陵园、纪念馆、厂矿(院)的工作人员,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农民,部队老战士及其亲属等近百人的帮助和提供的线索,逐一跟踪查找,如今终于找到原三营的十几名老战士,而且经组织核实,确认了孟营长的长眠之地,,在今河南省邓州市烈士陵园,又在河北省魏县找到了他亲属的下落,在阜平县找到了他的家乡。当听到这一消息时,石云山等老同志真是悲喜交加,孟营长,我们可找到你了!
现在,《怀念孟国香同志》的文章和新收集的资料已经为烈士档案存入邓州市烈士陵园,并得到邓州市、阜平县和魏县三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了缅怀人民的好儿子孟国香烈士,2005年11月30日,阜平县民政局的领导来了,代表县政府向邓县烈士陵园和孟国香烈士墓敬献了花圈,并亲手把烈士家乡铁岑村的土洒在孟国香烈士墓的周围;武钢冶金渣公司的代表来了,代表武钢冶金渣公司和老战士石云山同志向孟国香烈士敬献了花圈;在邓州的老战士都来了,代表跟随孟营长战斗过的老战士向孟国香烈士敬献了花圈。邓州市民政局为此还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志再次被孟国香烈士的事迹所打动,决心以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努力工作,发挥余热,教育好下一代。市民政局领导表示;我们要通过孟国香等革命先烈的事迹教育下一代,永远不忘记过去,努力学习和工作,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使我们的烈士陵园成为先进的青少年教育基地。
祝老战士和烈士遗孀晚年幸福!
孟国香烈士的精神永存!
撰稿人:武钢冶金渣公司 谢金才